日子過真快,宜蘭行已經是上星期的事了。
早上八點半出發,是天氣很好的星期六。
到了頭城,先來到蘭技附近的鄉村漢堡吃早餐。
在等待另外四位同伴之餘,就到附近的老街逛逛吧!
來到心心念念很久的頭城老街。
入口經過好多次了,頭一次停下車來走進去哩!
建於日治大正年間的「陳春記商號」,看得出來相當有年紀,
連續圓拱的建築好有時代感,商號的字跡都模糊了。
隔壁的賣米的「源合成商號」外觀較新,建於1920年,也是大正時期,
三連式圓拱,和陳春記商號同樣帶著西式建築的影子。
看簡介似乎能入內參觀,但也許是我們來的太早,門都深鎖哩!
後來我們不經易走到頭城文化館。
其實就在旁邊啦,有位親切的小姐告訴我們可以進去參觀,當然就給它不客氣啦。
這裡展示頭城藝術文化,也是閩南語和紙糊面具的學習場所。
進門有二隻大烏龜迎接我們。
除了牆上的活動照片,還有一些老東西。
以及看起來很氣派的紅袍。
代表四方諸神的鬼面具,
這是當地小朋友做的,裡頁是竹簍和斗笠,可以拿來玩。
橘色代表中土,
看起來也許會嚇人,不過還蠻有趣的。
後頭的米倉就是教室啦,也展覽了許多作品。
知名書法家康健全的"天風海濤"四個字寫得相當有力道啊!
原來他也是頭城人呢。
這是老師塑的人偶,和小朋友做的比起來多了肌理線條的真實感,
據說前面二尊和這房子的主人阿旺伯夫妻長得很像。
在拍這側的時候,有很妙的事發生,
從相機螢幕看,左右邊那隻人偶嘴巴不斷開開合合,像在說話哩~~@@
這是在地藝術家藍文萬的作品,
木雕結合錫鉑作品,右邊那張停在燈籠草上的蜻蜓很細緻。
在文化館內聽著在地人為我們講解,時間不知不覺就給它跑走啦!
再拍拍這二間老厝。
我喜歡整排紅燈籠的樣子。
歲月的痕跡總在分分秒秒裡不斷刻畫,當初的榮景和現在的寧靜,是否每條老街都是如此的宿命?
這裡沒有大溪和三峽老街的商業氣息,有的只是舊時代留下的無限想像。
今天只逛了南端,再找機會把它逛完吧!
頂著大熱天,來到樂屋,沒五分鐘,就排了好長一串人龍。
果然營業時間一到就坐滿啦!
因為還沒啥食慾,點菜就交給熟門熟路的人去負責。
首先來了招牌捲,
海苔鋪上薄薄的米飯和生菜,放上炸蝦捲起來~ 就是好吃的招牌捲啦!
還真的蠻好吃的耶,又好清爽。
綜合握壽司,六貫。
切得很厚很滿嘴。
仍然是無法一口塞進去的份量。
綜合生魚片,三品。
切得好厚好厚,雖然很有口感,但多吃易膩,也可能是我胃口還沒有很好啦。
它好新鮮啊!不管怎樣還是要來片鮭魚和鮪魚啊。
別人點的涼麵,夾了幾條嚐味道,搭上醬汁很清爽,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有口感一點。
味噌湯依然不錯喝,雖然魚都被撈光了,不過無所謂,我是來喝湯的!
吃飽喝足就可以前往下一站啦。
綠意盎然的鄉間小路。
看到這面具牆,就表示我們的目標即將抵達。
花田村
春意盎然
這就是「下一站幸福」裡的花田村啦,實際上它叫枕山村。
這是花媽和花拓也的家。
現在經營咖啡簡餐,也許以前就是了也不一定。
店外放了泛白的照片,
除了下一站幸福還有終極三國咧,此外也有不少玩樂節目來採訪。
但除此之外,好像沒有看到其它場景,也沒有看到花田啊!
這裡其實另一景點是望龍埤啦,天然沖刷成的山中湖泊,
經過整理,還有環湖步道可以散步。
有山有水,整個就很舒暢。
步道很長,可以繞完,也可以在中途走上九曲橋返回。
但日頭真的好烈啊!
難得不怕麻煩的撐陽傘,就連防晒乳也很仔細的抹了!
不怕晒黑,就怕晒傷啊!
老鼠和蚊子~
阿昌和嘉琳
他們是同行的旅伴。
除了環湖步道,還有可怕的環山步道。
嘖嘖~看它多長!
為什麼要逼我走,我討厭階梯! ><
而且...哪有人穿夾腳拖爬山的啦!
但中繼休息區看得到整個湖泊,風吹來也挺舒服的。
如果體力夠好還可以挑戰飛龍步道,
光聽名字我就不想走了!
呼~~汗浸濕了衣服,累死我啦!
還是在山下賞魚比較實在。
湖中還有一座望龍亭。
要到望龍亭可以走這座橋,
紅色的橋和綠色的湖水很相襯。
要離開時,還有新人來拍婚紗耶,也是大紅色,酷喔!
來到宜蘭不能忘記"吳記胡椒餅"
之前只有老闆夫婦,現在還請了三位小姐來幫忙包,
可見生意有多好!希望不要有人去採訪啊!
皮酥餡香的胡椒餅香氣依舊迷人。
但肉餡好像有點不太一樣,不過一樣好吃就是了!
此外還買了包蔥的鹹酥餅和一個紅豆餅來吃,
鹹酥餅某角好鹹喔,不過這是來吃餅香的;紅豆就普普嘍,有點乾口也不太特別。
接下來前往另一站 -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。
-待續-
同場加映